top of page

孤獨是為了給人更多時間思考

已更新:2018年12月19日

2017-18 美國交換學生 - 蔡秉寰



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體會過孤獨?那是一種令人無奈丶無助,又失落的感覺,一種我在台灣從未體驗過的感覺。


2017/9/3,我踏出了台灣這個舒適圈,來到了一個未知的領域¬¬~美國。 在第一個月我非常不適應,原因有三點:第一丶我的英文對話能力真的太差;第二丶空暇的時間突然多出許多;第三丶美國地廣人稀,不容易接觸到人。


第一點最好解決方法是多練,然而第二丶三點就只能靠轉換心境了。在台灣,我的時間被填鴨式教育塞滿,一早起床就被教育部的課綱控制著,充滿ABCD四個選項的生活,從未有過自己的時間。然而,我從未感到無趣、也從未想過這四個選項的意義在哪裡,只因為考試使我的生活忙碌,所以無暇思考。就和世界名著小王子故事中不停計算數字的商人一樣,沒有目標地為我也不清楚的事情忙碌。但是,到了美國後,下午學校加社團最多到四點結束,回到家四點半,做完雜事後不超過六點,還有四個小時的時間才睡覺。


問題來了,這四個小時要做甚麼?而且美國太大,交通又不方便,無法常跟朋友碰面,再加上

我轟家沒小孩,只有我一個青少年,所以在那四個小時中,我幾乎是處於一個完全寂靜的空間

中。街上半個人也沒有,不像台灣這般熱鬧,這使我感到更孤獨,周圍沒有人,只剩下我自己

。剛開始我很不適應這樣的狀況,從小,在台灣,周圍最不缺少的就是人,我永遠都在忙碌、

擁擠的狀況下生活,但我似乎也已習慣這樣的方式。這樣的生活,沒有時間靜下來單獨的思考

,周圍充滿了他人的意見,漸漸的,我也習慣了聽從他人、不多思考。每當要去嘗試思考的時

候,總有人先給了答案,不管是對丶是錯,先接收就對了;因為沒有時間管對錯,更覺得這是

輕鬆丶簡單,也很有效率的方式,就連人生向方也是用這種方式決定。


在台灣,人人都說當醫生人生就成功了,在我去美國之前我的志向的確是當醫生,只因為每個

人都這麼認為。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一生的理想真的要那麼簡單地被人決定嗎?醫生的確

是個很好的工作,可以幫助他人、受人尊敬丶又高薪;但我真的是為了幫助他人才去當醫生的

嗎?當個醫生到底會遇到多少的困難?要具備什麼能力、條件?會面對什麼樣的困境?我在這

領域又如何持續進步?這些我從來沒思考過。然而在美國的孤獨使我有時間思考這些問題,思

考中也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進一步的了解。


我有一個美國的朋友,他今年17歲,考完SAT就要升大學了。有一次我詢問他的志向,他說他

想去史丹佛大學讀醫學系,但在美國讀名校很貴。然而,他在三年前就訂好上史丹佛的計畫,

需要多少錢?要打工多久?成績要達什麼標準才能有獎學金?第一學期要修什麼科目比較會過

?如果經濟負擔過大,第二個申請目標策略為何?等等。一切的程序都想好,只有在意外發生

時,再進行調整丶變動。【這令我很驚訝,為什麼一個美國的學生在我的年紀時,就把他的人

生自己規劃的一清二楚。此時,我才意識到,在美國放學後的時間是給我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

,而不是讓我們感到孤獨。】


雨果:〔孤獨可以使人能幹,也可以使人笨拙〕,在美國的時光的確是孤獨而且寂寞,但這相

對使我有一個自我的空間思考,並且成長。



 

蔡秉寰

2017-18 美國交換學生



79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